Discover VCC (Varibale Capital Companies) Fund Setup in Singapore NOW!

< 1 minute

香港-都市固体废物收费

都市固体废物收费

政府将于2024年8月1日起实施城市固体废物收费(垃圾收费),根据“污染者付费”原则,对香港各行各业的垃圾处置按数量收费。韩国的人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在2021年达到了每天1.53公斤,高于其他主要城市,给垃圾填埋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,因此实施垃圾收费是必要的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推动减废、支持回收利用,减少碳排放,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。推行垃圾收费制度,是落实减废政策的重要工具,有助推动行为转变,鼓励社会各界珍惜资源,从源头减废,推动清洁回收,减少整体废物处置。

有两种收费模式:(i)“按袋”/“按标签”收费及(ii)“按门口重量”收费,收费模式视乎废物产生者所采用的废物收集安排而定。食物环境卫生署(食环署)透过其垃圾车、收集站和垃圾站,以及使用压实垃圾车的私人废物收集商,实行“按袋收费”/“按标签收费”,并按指定的垃圾袋预先收费。这些垃圾在处理前必须妥善装入指定的袋子。在垃圾收费实施的头三年,指定袋的收费为每升0.11港元。有9种不同尺寸的指定袋,容量从3升到100升,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。对于不能用指定袋包装的大件物品,市民在弃置前必须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指定标签,每个标签统一收费港币11元。市民可以在数千家授权零售店(如超市、便利店、药店、网络平台等)购买指定的塑料袋和标签。(ii)私人废物收集商使用非压实式垃圾车收集及处置垃圾,以“门口按重量收费”,并按在废物处置设施(即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)处置的垃圾重量收费。在“门口按重量收费”模式下,市民不需要使用指定的袋子或标签进行垃圾处理。

其他城市的经验表明,垃圾收费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公众教育、宣传和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。我们的宣传和公众教育工作基于三个原则,包括:

  1. 以“少用多存”为主题,推广可持续及广泛的公众教育活动,对象包括市民及个别人士(例如长者及少数族裔人士)。
  2. 持续组织针对特定环境的社区参与项目,让相关方亲身体验垃圾收费的实施情况。我们与各政府部门、环保运动委员会、村代表、环保团体、学校及其他持份者紧密合作,共同推动各项活动。
  3. 环境保护署(环保署)成立的“环保外展队”提供外展服务和现场协助。